青春追红脉 担当践初心
发布时间:2025-09-07 作者:巩玥含 摄影:巩玥含 孟子雨 陈思远 来源:交通院社会实践中心 浏览次数:
为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用好红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的重要讲话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2025年8月,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赴三省红脉赓续红色基因暑期社会实践团”分赴山东、河北、天津三地开展红色研学活动。实践团成员通过走进革命纪念馆、历史故居等红色阵地,在实地探访中感悟革命精神、汲取奋进力量,以青年行动诠释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担当,彰显新时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感与社会责任感。
实践团在临沂多地开展红色实践活动,通过实地走访系统梳理沂蒙精神历史脉络,深化对红色文化传承的思考。成员先后走进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沂蒙革命纪念馆、红嫂革命纪念馆及沂蒙红色影视基地,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内,泛黄的历史照片、陈旧的武器装备与珍贵手稿,生动再现了这场华东战局关键战役的峥嵘岁月,革命先烈“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的无畏精神深深震撼人心。在红嫂革命纪念馆,“最后一口粮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的奉献精神和红嫂搭建“人桥”的军民同心事迹,让成员们深刻领悟“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沂蒙精神内核,也成为实践创作的灵感源泉。在沂蒙红色影视基地,成员们直观感受《红高粱》《沂蒙》等作品如何以影视艺术结合实景复原,将红色基因转化为可感可触的精神力量,进而明确红色文化传承需兼顾历史初心与创新表达,通过创新载体、活化呈现方式,让革命故事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
河北之行中,实践团成员探访狼牙山文化博物馆与黄土岭战斗纪念馆。在狼牙山文化博物馆,五壮士弹尽粮绝仍宁死不屈的壮烈事迹震撼人心,让成员真切体会“忠诚、勇敢、牺牲、坚韧”的革命气节;在黄土岭战斗纪念馆,通过战斗场景还原与史料展陈,成员直观感受八路军凭借智慧与团结抗击日军的顽强精神,进一步坚定对理想信念的坚守。实践团成员同时结合研学所见所感,梳理红色点位故事,设计简易可视化导览素材,助力红色文化更直观地触达受众。
天津和平区的张学良故居纪念馆内,实践团成员围绕张学良将军的生平事迹展开调研。从东北易帜到西安事变,从亲笔信中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到民族危亡时的大义抉择,成员们深入感悟其深厚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担当,并通过与其他高校学生交流、制作短视频与推文等形式,积极传播红色文化。不仅让参与者对张学良将军的生平事迹有了深入了解,更促使大家思考如何将历史人物的精神品质转化为当代青年的实际行动。
此次三省红色实践,不仅让实践团成员在历史现场中深化了对沂蒙精神、狼牙山精神及爱国主义精神的理解,更锤炼了其责任担当意识。实践团成员纷纷表示,将把实践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学习与奋斗的动力,主动将个人发展融入国家大局,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青春誓言,为民族复兴贡献青年力量。
一审:蔡明旭 二审:侯怡彤 三审:王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