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绿洲
心理知识

戒掉讨好型人格,过“让自己舒服的”生活

发布时间:2019-05-12    作者:黄敏青    来源:525心理网(部分)     浏览次数:



“你这么好,一定会帮我。”“你这么好,一定不会拒绝我。”这是A最常听的两句话。同学开口借钱,A答应了,隔了半年没还A也不敢开口去要;打车时,不好意思不跟司机聊天,不管司机想聊什么,都配合着一起聊;微信聊天,没有秒回就心存愧疚,每次都仔细斟酌自己的用词和表情,对话框的文字写了又删,总怕说错话......你或许会想,A人缘一定很好。可这年头,并不是你对别人好,别人就一定把你当朋友。大多数人只会得寸进尺,当善良成了理所当然,只要你拒绝一次,就会抱怨你不够意思。

这种典型的“老好人”就是大家熟知的“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在心理学的定义中称之为“迎合型人格障碍”,是一种含有强烈的自我牺牲成分在内从而导致人际关系中的种种冲突同时自己也深感痛苦的障碍。说到这里我们可能有一个疑问:A为了获得朋友同学的认可,乐于助人,这不是好事吗?这应该是一种高素质,高情商的体现,怎么成了讨好型人格呢?

其实讨好型人格的人和高情商的人在某些方面很相似,比如他们同样心思缜密,有同理心,都很擅长从细枝末节去分析别人的情绪,能够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他们看上去似乎总是心平气合,善于与人和睦相处。但是,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简单来说就是:

高情商是首先是让自己舒服,同时也让别人舒服;

而讨好是让别人舒服,不管自己舒不舒服。

高情商的人有主见,有原则,对他人包容却不纵容。他们不把 “取悦别人” 当做自己的人生目标,而是让自己开心的同时,兼顾别人的情绪;讨好型人格的人则过于谦卑,下意识忍让。过分在意他人评价,也习惯性将别人的错误归于自己。他们小心得压抑着自己的欲望,企图通过讨好别人来获得认同,但这背后隐藏的往往是畏惧,是软弱,是害怕失去。

那怎么办呢?讨好型人格可以改掉吗?

当然。

首先要意识到自己存在“讨好型人格”。意识到自己在勉强自己取悦别人,意识到自己在本想拒绝的时候,又答应帮别人的忙,意识到自己总是以别人为中心。意识到问题后才能有意的去注意并积极调整心态,改掉讨好。

不要期望所有人都喜欢你。讨好型人格最大的错误就在于:总是期望所有的人喜欢自己。接受这个不完美的世界,你是不完美的,你不会让所有人满意,你不会喜欢所有人,所有人也不会都喜欢你。别人就算不喜欢你,这是正常的,无需给自己太大压力。

设置底线,学会说“不”。讨好型与高情商最大区别在于,讨好型人格总是一味的退让自己的底线,不会拒绝。不要觉得别人被拒绝后会不高兴,其实绝大多数人并不会因为被拒绝而恼羞成怒,心生怨恨。学会用一种正常的方式去和别人交往,该笑还是笑,该帮忙还是帮忙,只不过是你该表达愤怒的时候就表达愤怒,该拒绝的时候就拒绝。

接受拒绝别人的内疚感。改变习惯的开始总是艰难的。由于习惯了以别人的情绪为中心,所以很难将拒绝说出口。当你拒绝别人的时候,不用内疚,不用抱歉,因为他会找另一个可以帮忙的人,或者另一种解决办法。实际上别人也不会因为一件小事,有太多的想法。

学会自爱,提高自信。遵从己心,相信自己,你永远不可能让所有人喜欢你,即使你获得了别人再多的好评,但这不是真正的你,学会爱自己才会体现你的价值。有时间不如去做一些喜欢的事,保证充足的睡眠,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自信的人才是真正被人喜欢。

需要说明的是,每一个讨好型人格的人,不是不优秀,只是他们太在意别人看自己的目光,而忽略了自己的需要,看不到自身的闪光点,几乎从来没有为自己而活过。

最后借用蒋方舟在奇葩说的分享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价值,

如果你放弃自己的个性和价值,

去打造一个被人喜欢的人设,就意味着:

你吸引来的,不是真正欣赏你的人。

真正能欣赏你的人,永远欣赏的是你骄傲的样子,

而不是你故作谦卑和讨喜的样子。

不要去寻找自己的意义,而是去赋予。

活着不是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成为自己。共勉。




上一篇:食盐效应
下一篇:恋爱那点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