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灵绿洲
心理知识

明知自律有益,为什么总是做不到?

发布时间:2018-12-01    作者:黄敏青    来源:     浏览次数:


距离正式开启大学生活已有三个月啦,同学们都已经适应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学习和生活吗?脱离了家长的嘟囔,远离了老师的严训,不再被充盈着“好好读书”的浓厚氛围环绕,生活在相对高度自由的大学中,我们很多人是不是一不小心就开始心生倦怠从而就有了我们今天的主题——
明知自律有益,为什么就是做不到?
明知道明天就要交工图作业了,却还是选择刷手机淘宝;
明知道下一周就要体测,却还是赖在床上不愿早起运动;
明知道下午有高数课,却还是宁愿打一会儿游戏而不午休......
说起自律,大家心理大概都会泛起一丝苦涩。然而事实上,我们似乎弄混“自律”与“自我压抑”的概念。自律并非一味地迎合外在标准(如长远利益优于短时利益),而始终压抑当下的内在冲动。相反,它是个体意识受到“冲突”之后的主动选择,而不是在潜意识中完成的自我压抑。
就好比,你一个人画工图画到秃头,而舍友疯狂打游戏时,反复告诉自己“我一点也不想玩”,这是一种自我压抑;而如果知道游戏对自己的诱惑,也了解此时打游戏会带来怎样“致命的后果”,但选择继续作图,完成作业,这就是一种自律。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管不住自己呢?又到底是什么使原本热爱读书刷题的我们到了大学之后反而颓靡、自制力下降呢?
客观因素就是外在环境不再充盈着“专注”氛围。高中时班上同学都只有一个目标,每人心中都只想着——高考、分数、试卷;而现在不同了,宿舍里、班级同学每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目标、不一样的忙碌。因此,若是你毫无目标随波逐流,那很可能就会埋没在人群中,愈发邋遢懒惰,随即无法自律。 内在因素之一是自己本身自律能力就不强,只是在初高中时被周围环境和设备限制了。而一旦进入自由国度——大学,就很容易掀开那一层遮羞布。另一个原因就是对大学学习重要程度的认知减弱。美国学者克莱顿的研究发现,人们对实现目标的方式的重要性认知,会影响个体在实现目标过程中的中的自律行为。简而言之,就是对高数、工图等学习不再像以往那么重视,从而自律能力下降。
大学学习很重要!大学学习很重要!大学学习很重要!因此,我们更应该积极找寻破解其之道。以下给出一些小建议:
一、明确目标。我们需要思考并了解自己——这是自律训练的第一步。
二、细化目标。将目标拆分成具体的执行方式,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到某些方式的重要性。例如,将“我要学好工图”这个目标拆分成“我每天都要看工图书、我每天都要写工图练习”。
三、做出行动。这往往是需要最多努力和自律的一步,个人修行高浅也能一探究竟。
四、为每一小步庆祝。庆祝作为一种完成任务后的仪式,是一种“延迟的满足”,这本身就是“自律”的一种培养和体现,同时也是对所付出努力的一种自我肯定。
希望改变,就是开始改变的第一步。朝着那个更好的自己,冲鸭,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