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董仕峰报:9月21日下午,在长沙环保职院教师带领下,一支由初中生与小学生组成的研学团队走进中南大学轨道交通科普基地参加科普活动。志愿者雷超颖负责接引,刘浩源承担讲解任务。
在轨道交通科普馆,刘浩源向同学们介绍了列车基础知识,结合多媒体视频展示了高速铁路从“和谐号”到“复兴号”的发展过程。同学们了解到,空气动力学与结构碰撞研究是列车实现高速与安全运行的重要支撑。
随后,在铁路园讲解环节,刘浩源介绍了代表机车发展时代的蒸汽、内燃、电力机车,讲述了我国从“解放型”到“复兴号”的跨越历程,并以机车型号铭牌为引,说明铁路发展背后的科研积淀。最后,她还在气动与碰撞实验区域以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了吸能装置的设计原理,让同学们对列车的结构有了更深的认识。

此次科普研学活动为孩子们打开了一扇探索科学的大门。老师们认为,这样的参观让孩子们在轻松氛围中理解了复杂的科研成果,激发了他们的求知欲与探索心。活动结束后,同学们意犹未尽,仍围在志愿者身边询问更多关于列车的问题。科普基地的开放式科普模式,为青少年提供了了解高端科技的有力平台。
一审:胡文华
二审:黄启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