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专家
科普专家

谢素超


发布时间:2019-04-05    作者:      来源:  中南轨道交通安全实验室微信公众号     浏览次数:


个人简介

谢素超,教授,工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入选湖南省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湖南省优青、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中南大学“升华育英”人才及中南大学“创新驱动”人才。《Applied Sciences》编委及客座主编,《Innovation Discovery》编委,《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等期刊青年编委。一直从事高铁行车安全、车辆结构分析及优化、及乘员被动安全保护的研究。在国内外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10余篇,其中SCI收录85篇,EI收录16篇,CSCD收录3篇,申请公开发明专利57项,授权36项,获得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1项;获中国铁道科技奖特等奖1项、铁道科技奖一等奖1项、湖南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1项、获中南大学“青年岗位能手”、“优秀班导师”、鑫恒教育奖励金优秀教师、比亚迪奖励金优秀教师、优秀毕业论文指导教师等各类校级奖励1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面上项目和青年项目各1项)、湖南省优青项目1项、湖南省优博专项项目1项、中车横向课题15项,主持的项目总经费2600余万元;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铁道部重点项目、湖南省重点项目等各类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作为主要负责人(国家内审员)申报的15项测试项目成功纳入国家实验室认可体系(CNAS)、 23项测试项目成功纳入国家计量认证体系(CMA)。

教育经历

[1]   2008.9-2012.6

中南大学 工学博士学位  |  博士研究生毕业

[2]   2005.9-2007.11

中南大学 硕士  |  硕士研究生毕业

[3]   2001.9-2005.6

中南大学 学士  |  大学本科毕业

工作经历

[1]   2020.9-至今

中南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教授

[2]   2015.8-2020.9

中南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副教授

[3]   2012.8-2015.8

中南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讲师

[4]   2009.12-2012.8

中南大学  |  交通运输工程学院  |  助教

科研项目

[1]湖南省普通高校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立项项目,谢素超,开始日期:2019-01-01,立项时间:2019-01-01,结项时间:2021-12-01.

[2]金属薄壁结构和Nomex蜂窝耦合耗能机制及其应用研究,谢素超,开始日期:2019-01-01,立项时间:2019-01-01,结项时间:2021-12-01.

[3]铁道车辆碰撞过程中的纵向失稳机制及其抑制方法研究,谢素超,开始日期:2018-01-01,立项时间:2018-01-01,结项时间:2021-12-01.

[4]Nomex蜂窝-金属薄壁组合结构耦合机制及其在动车组耐撞及吸能结构中的应用,谢素超,开始日期:2018-01-01,立项时间:2018-01-01,结项时间:2020-06-01.

[5]成都地铁10号线一期工程车辆碰撞模拟计算分析,谢素超,开始日期:2016-09-01,立项时间:2016-09-01,结项时间:2016-12-01.

[6]高速磁浮列车碰撞被动安全关键技术研究,姚松(本人排名第二),开始日期:2016-07-01,立项时间:2016-07-01,结项时间:2020-12-01.

[7]城轨列车碰撞能量分配及转向架防冰雪灾害技术研究,姚曙光(本人排名第三),开始日期:2016-07-01,立项时间:2016-07-01,结项时间:2020-06-01.

[8]动车组风沙跟踪试验,谢素超,开始日期:2015-12-01,立项时间:2015-12-01,结项时间:2019-09-01.

[9]动车组设备舱通风散热跟踪试验,谢素超,开始日期:2015-12-01,立项时间:2015-12-01,结项时间:2019-09-01.

[10]动车组设备舱差压跟踪试验,谢素超,开始日期:2015-12-01,立项时间:2015-12-01,结项时间:2019-09-01.

[11]耐冲击城轨车辆复合式吸能结构耗能机制研究,谢素超,开始日期:2015-10-01,立项时间:2015-10-01,结项时间:2020-09-01.

[12]下一代地铁列车碰撞被动安全性能试验,许平(本人排名第六),开始日期:2015-04-01,立项时间:2015-04-01,结项时间:2017-12-01.

[13]下一代地铁列车碰撞吸能性能仿真研究,姚曙光(本人排名第三),开始日期:2015-04-01,立项时间:2015-04-01,结项时间:2017-12-01.

[14]下一代地铁车辆技术研究及示范应用,梁习锋(本人排名第六),开始日期:2015-01-01,立项时间:2015-01-01,结项时间:2017-12-01.

[15]铁道车辆碰撞过程中非约束乘员动力学响应及致伤因素研究,谢素超,开始日期:2015-01-01,立项时间:2015-01-01,结项时间:2017-12-01.

[16]动车组空气动力学性能及设备仓结构安全性能试验,谢素超,开始日期:2014-10-01,立项时间:2014-10-01,结项时间:2015-12-01.

[17]大风条件下车体运行姿态测试,谢素超,开始日期:2014-10-01,立项时间:2014-10-01,结项时间:2015-12-01.

[18]动车组转向架区域流场试验,谢素超,开始日期:2014-10-01,立项时间:2014-10-01,结项时间:2015-12-01.

[19]CRH5G型高寒动车组长期跟踪试验,谢素超,开始日期:2014-10-01,立项时间:2014-10-01,结项时间:2015-12-01.

[20]大风条件下车体变形测试,谢素超,开始日期:2014-10-01,立项时间:2014-10-01,结项时间:2015-12-01.

曾获荣誉:

2024-05-26  当选: 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铁路组全国第一名)

2023-05-28  当选: 全国交通科技大赛一等奖指导教师(铁路组全国第一名)

2023-03-09  当选: 全国交通运输类专业首届优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三等奖

2022-12-06  当选: 湖南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指导教师

2021-12-20  当选: 中南大学本科教学质量优秀奖

2020-12-18  当选: 中南大学首批课程思政示范教师

2019-01-31  当选: 湖南省优青

2018-11-28  当选: 湖南省青年骨干教师

2018-01-28  当选: 中南大学创新驱动人才计划

2017-05-01  当选: 中南大学青年岗位能手

2015-10-01  当选: 中南大学升华育英人才

其他联系方式

[1]  邮编: 410075

[3]  通讯/办公地址: 中南大学铁道学院高速列车研究中心213办公室

[6]  邮箱: xsc0407@csu.edu.cn



版权所有:中南大学轨道交通科普基地

地址:中国湖南长沙中南大学铁道校区 历史访问量:

邮编:410075 联系电话:0731--82655053 电子邮箱:csugdkp@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