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新丝路,发展新格局”——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赴云南西双版纳站暑期调研实践
发布时间:2024-08-31 作者:王孝峰 摄影:翟宸玉 来源:“钢铁新丝路 发展新格局”中老铁路社会实践调研团 浏览次数:
8月30日,中南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赴中老铁路社会实践调研团前往西双版纳站开展调研。作为中老铁路的一个重要站点,自投入运营以来,西双版纳站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跨国铁路的特殊性,成为了区域交通的核心。然而,伴随旅游城市巨大的客流量和跨国运营铁路的复杂性,车站运营面临着一系列挑战。这敦促站点不断探索,在创新中寻求解决之道。
在西双版纳站魏站长带领下,调研团参观了西双版纳站基础设施。车站坐落于嘎洒国际机场附近,与机场仅有500米的直线距离,交通便捷。车站外观以孔雀为设计原型,美观大方,内部宽敞明亮,采光良好。据魏站长介绍,西双版纳站目前承载客流量在中老铁路全段中排名第四,极大地促进了当地旅游业发展,对西双版纳州的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实地调研中,调研团队了解到由于中老两国铁路系统和规章制度的差异,西双版纳站的跨国列车运营存在载客量等信息无法跨国同步、国外旅客沟通障碍等难题。为了应对这类挑战,中方在突发事件时加强中老双方的沟通与协作,例如采用纸质单确认乘客信息,确保运营的顺利进行。今年暑假,西双版纳站实际日均客流量已达到约30000人次,远超最初设计每日接待旅客量为3000人次。面对严峻的挑战,车站积极采取措施,将检票口前移优化站内空间布置,同时增加地面指示标志,采取分车次、分段管理,安排工作人员引导旅客,避免拥堵的同时确保旅客能够及时获取站台信息。
西双版纳站不仅仅是重要交通枢纽,同时也是民族团结的象征。作为民族团结示范站,车站提供汉语和傣语“双语”服务,在增进傣族与汉族团结合作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
此次实践,团队成员认识到铁路运输对于地区发展的经济意义和社会价值。也认识到铁路运输从设计到实施的巨大差距。知行合一,经世致用,唯有走进行业,才能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解决问题,在未来为国家铁路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审:郑繁简 二审:杨奕 三审:王尚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