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现状及趋势


发布时间:2023-09-17    作者:      来源:       浏览次数:


发展现状

城市轨道交通具有安全、快捷、准时、大运能、绿色环保等突出特点,对推进城市现代化进程、改善交通运输环境、引导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带动城市经济创新发展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被各级政府和市民所接受。自北京地铁一号线1969年10月1号建成通车,至今已近50年。截止2018年底,我国内地累计35个城市开通了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运营线路185 条,总里程5 761.4 km;国内有53个城市在建线路258条(段),总计6374 km,可研批复投资额累计42688.5亿元;2018年运送客运量达到210.7亿人次。到2020年末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预计7000多km,2025年末将超过1万km,2030年末接近 1.5万km。目前我国运营线路规模、在建线路规模和客流规模均居全球第一,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城轨大国”。

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大规模、高速度发展的形式下,如何实现从“城轨大国”到“城轨强国”转化,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在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应用起着关键作用,作为“智慧城市”重要组成部分,“智慧地铁”的建设,必将推动轨道交通行业的生产方式创新、组织形态创新、管理理念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

发展历程

按照我国轨道交通发展历程中的行业指导政策,可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严格管控(起步一2003年)、规范发展(2003—2018年)和优化发展(2018年以后)3个重要发展阶段。其中,国办发[2003]81号明确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审批要求,是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近10余年跨越式发展的开端。但在政策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实际需求和自身实力把握不到位、规划过度超前等问题,2017年,包头市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被叫停后,城市轨道交通经历了短暂的停摆。以国办发[2018]52号文《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为标志,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进入了优化发展阶段,规模化、结构网络化、制式多样化、装备智能化和技术自主化趋势凸显。

城市轨道交通企业的发展过程,就是城市轨道交通体系逐渐成熟的过程,已经实现从“建管并重”向“建设、运营、产业经营协同发展”转变。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大部分地铁公司都处在第三个阶段,该阶段有五大显著特征。

网络化运营

公司有多条线路运营,运营体系规范成熟,具备较强的应对大流量的经验和能力。

依靠财政补贴

由于高企的人工成本、维保成本、能耗成本,导致运营亏损成为常态,且非票务收入不足、持续的在建项目,每年依靠财政补贴维持正常经营。

建设速度放缓

地铁建设整体框架完成,在建的线路多为延长线、加密线、连接线,待建项目、在建项目建设,建设整体速度放缓。

多元化业务缺乏竞争力

指导思想是充分发挥地铁地上、地下空间资源效益,提高非票收入水平,弥补亏损,但该类业务缺乏市场竞争优势。

产业经营能力弱

企业经营意识不强,市场竞争能力弱,缺乏地铁建设、运营业务之外的成熟运营体系。

问题分析

客流预测问题

有些地铁和轻轨线路,实际初期客流远低于设计客流,客流小,不得不加大行车间隔,增加了乘客候车时间,一方面体现不出轨道交通快捷迅速的特点,另一方面,降低了轨道交通对民众出行的吸引力。

线路长度问题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线路太长的问题特别突出,在建设中不考虑不同区域客流发育状况的区别,一次性建成几十公里路线,建成后某段客流量小,满载率低,效率差,资源闲置和浪费问题严重。

线路延伸问题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中,强调无换成贯通运营,修建地铁延伸线的问题特别突出,将市区规划的铁路同容量地延伸到郊区,导致投资巨大,建成后延伸线的某些区段客流量小,资源闲置和浪费现象特别突出。

车站的建设规模问题

车站建设规模直接影响工程造价和建成后的运营成本和资源的消耗,当前中国轨道交通普遍追求两层车站,规模越大、越全越好,搞美化装修,搞屏蔽门空调等,在通风、空调、放在方面搞的非常庞大,导致后期运营成本非常高,原因是在建设指导思想中,认为规模大是建设水平的表现,在车站规模上攀比。

不合理工期问题

中国轨道交通建设速度快,易引发前期工作周期短,大干快上,造成技术力量严重不足,由于项目建设时间紧,许多线网规划和线路设计没有结合具体情况进行深入分析,没融入因地制宜,节约降耗的设计理念,这也是造成建设规模普遍偏大,建设费用过高,系统耗电量和管理费用很高的重要原因。

线路的敷设方式问题

中国一些城市存在着轨道交通一定要建地下线的倾向,理由是地面线和高架线环境噪音污染大,存在扰民问题且影响景观,目前技术方面已经有很大的提高,地上线的噪声污染完全可以控制到环境要求的范围之内。

技术装备的标准化问题

目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有关标准、规范滞后、不健全,导致不同城市轨道交通土建工程、车辆和机电设备标准不统一,目前未能形成较大规模产业化生产,导致各地投入加大,重复研究工作较多,资源不能共享,阻碍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整体水平的提升。

未来发展趋势

以需求为导向发展多层次、多制式城市轨道交通,整合资源,促进多网融合。在网络化发展过程中,根据不同城市及同一城市不同区域、不同圈层在交通需求、客流特征等方面的不同,差异化构建网络化、多制式、协调发展的城市轨道交通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以效益为导向,推行“轨道交通+物业”模式,深化“站城一体化” 展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的开发模式,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有效方法。

以运营为导向,积极推动运营信息化、智能化、智慧化,在运营客服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积极探索地铁车站智能客服的应用,以提高乘客出行方便和满意度,降低运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