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行主席
田红旗
中南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铁路空气动力学和列车撞击动力学专家,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田红旗是轨道交通工程技术专家。在高铁空气动力学、列车撞击动力学、大风环境行车安全技术等方面取得系列原创性和工程应用成果。带领团队完成我国系列已投入运营的流线型列车外形设计,研建青藏铁路大风监测预警与行车指挥系统,建成国内首套列车气动特性动模实验系统、以及国内唯一的轨道车辆实车撞击实验系统。获国家科技奖5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并获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詹天佑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光召科技奖等。
王锋
中车长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高级工程师, 西南交通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吉林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国北 车科技成果特等奖、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全国国 企管理创新成果二等奖获得者。王锋同志作为国有企业领导人 员,积极谋划企业战略发展、转型升级和技术管理创新,实现 了企业生产经营业绩的持续攀升。他引领公司业务模式向全寿 命周期服务转变,初步搭建了全寿命周期服务的技术体系和管 理体系;推进技术创新,组织研发了复兴号智能动车组、跨国 互联互通 400km/h 可变轨动车组、中低速磁浮等先进技术和产 品,增强企业发展驱动力;以精益管理思维,推动企业数字化 转型,引领企业经营模式由“规模型”向“效益型”和“数字 服务型”转变,公司荣获“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荣 誉称号;2020 年带领企业克服新冠疫情及市场波动等多重影 响,圆满完成生产经营任务,实现营业收入 380 亿元,再创历 史新记录;通过带领企业做大做强,带动东北地区轨道交通装 备制造业发展,形成了产业集群效应,为地方经济发展和就业 做出了重要贡献。
王勋年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专业副总师、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空气动力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空气动力学会风工程与工业空气动力学专委会主任委员、工信部民机科研专家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入选“新世纪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带领研究团队获得大型运输机首飞鲲鹏协作奖、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资助,获评中宣部“时代先锋”重大典型。
长期从事低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工作,主持完成多项国家重大工程、重点型号任务,为我国大型飞机、预警机研制和低速气动试验能力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做出卓越贡献。获部委级科技进步一等奖6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担任《实验流体力学》、《空气动力学学报》等期刊编委。
名誉主席
Ahsan Kareem
美国工程院院士、国际风工程协会主席
美国Notre Dame大学土木环境工程和地质科学系教授,发表高质量期刊论文 200多篇。曾在1984年获得过由美国政府授予的表彰青年研究人员的总统奖,还获得了包括A. G. Davenport Medal(2007),Robert H.Scanlan Medal(2005),Jack E.Cermak Medal(2002)在内的国际风工程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担任Journal of Engineering Mechanics,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Structural Safety等十余本著名刊物的首席编辑、副编辑和编委等职务。
乐嘉陵
空气动力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研究员,西北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乐嘉陵主持和领导了“921”工程中的关键技术之一的技改方案的论证和建设;在地面实验设备研制中创造性地为中国建立了水平脉冲地面实验装置,从而为解决卫星、运载火箭等的关键气动问题奠定了基础。结合中国实际情况,经济奏效地开展了运载火箭气动实验研究和现场测量,解决了一些难度较大的气动设计问题。通过地面试验和高超声速非平衡流的研究,取得了再入突防气动物理的重要进展。领导发展了缩比模型试验技术,取得了重大研究成果。
李椿萱
中国工程院院士
空气动力学、航空航天飞行器设计、高速碰撞力学专家,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李椿萱早年参与美国航天飞机、导弹等型号及相关预研工作,并涉及超高速碰撞力学等领域的研究工作。1980年,李椿萱回国后主要从事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的研究工作,在天地往返运输系统气动力、热特性,飞行器/推进系统一体化气体热动力,以及飞行器动态特性等研究中取得了一批成果。1987至1989年,李椿萱在863计划航天领域主题专家组成员及专题组组长任期内组织实施了气动力、热关键技术预研项目与地面模拟试验设备的研制和改造,并承担了数值模拟实验室的筹组建任务。